首页 产业&企业

创下史上最强一季度业绩的吉利,仍在加速整合

2025-05-23 20:10 来源: 盖世汽车

“只讲亮点也不行,我觉得也还必须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不足。”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0175.HK)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在吉利一季度财报沟通会上,主动讲起了吉利的不足之处。要知道,在刚过去的一季度,吉利汽车创造了史上最强的一季度业绩。

创下史上最强一季度业绩的吉利,仍在加速整合

图源:吉利汽车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实现销量、收入、利润的全面增长。其中,一季度销量达到70.4万辆,同比增长48%,创下吉利汽车历史上单季度的新高;一季度销售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达56.7亿元,同比增长264%,且剔除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后,核心归母净利润达到34.8亿元,同比增长123%。

销量创新高

就销量方面来看,得益于燃油车与新能源的销量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增长,吉利汽车一季度实现销量70.4万辆,同比增长48%,创了吉利汽车历史上单季度的新高,超过行业平均增长水平,也完成了年度销售目标271万辆的26%。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756.1万辆和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1.2%。

具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全面突破,实现爆发式增长。极氪、领克以及银河三大品牌,合力推动吉利汽车新能源产品的爆发,总量达到了33.9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5%,吉利汽车进一步证明了在新能源方面的驱动力。与此同时,吉利汽车国内新能源渗透率突破至52.2%,较上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超过行业水平。

其中,吉利银河品牌一季度销量达2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00%。吉利星愿连续两月月销量超过3.5万辆,更是凭借11.7万台的终端销量,成为中国1-4月累计全品类终端销量冠军。截至2025年4月30日,吉利银河累计销量已超过93万辆,并且有望在5月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最快达到百万辆销量的新能源品牌。

燃油车方面,尽管价格依然激烈,吉利仍保持着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销量的同步增长。特别是吉利中国星一季度销量达33万辆,同比增长10%,荣获国内燃油车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截至4月份,中国星·高端系列累计销量已突破150万辆,帝豪也在4月21日迎来第400万辆整车下线。星越L一季度累计销量超过8.5万辆,成为燃油车全品类销量冠军。

极氪科技集团方面,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总销量达11.4万辆,同比增长21%,其中,极氪品牌销量达4.1万辆,同比增长25%,领克品牌实现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19%。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在业绩会上表示,按照以往的规律,由于12月份政策因素驱动的提前消费,以及春节假期的因素,一般来年的一季度销量要比去年的第四季度低,但今年第一季度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在没有新产品推出的情况下,实现了季度环比的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背后的原因离不开“智能吉利2025”的助力。今年一季度,吉利汽车在“银河之夜”等活动向外界宣布,吉利汽车在算力、算法与数据三大方面全面领先,吉利汽车已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车企。这些工作的完成,无疑为吉利汽车成为一家具备强大制造能力的智能科技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桂生悦还表示,“智能吉利2025”收官后,技术将成为驱动吉利汽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创下史上最强一季度业绩的吉利,仍在加速整合

图源:吉利汽车

量价齐升

单季销量创历史新高的吉利汽车,在收入和盈利上则体现出了量价齐升的态势。

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总收入达725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整车收入达654亿元,同比增长28%。

毛利方面,随着新能源盈利能力的改善及规模效应释放,一季度毛利总额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6%,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达到15.8%。

费用方面,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与行政费用率均实现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0%,行政费用率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至1.9%。

盈利方面,总体来说,一季度该司归母净利润达57亿,同比增幅达264%;剔除未实现的汇兑损益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后,核心归母净利润达到34.8亿元,同比增长123%。

那么,单季57亿的净利润是个什么概念呢?翻阅吉利汽车历年财报可发现,2020年—2023年,吉利汽车全年净利润分别为55.7亿元、43.5亿元、52.6亿元、53.08亿元。也就是说,吉利汽车在2025年仅用一个季度就超越了曾经需要一年才能达到的利润水平,实现跨越性增长。

作为对比,北汽蓝谷、广汽集团、赛力斯、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分别为-9.53亿元、-7.32亿元、7.48亿元、13.53亿元、17.51亿元、30.23亿元、91.55亿元。由此可见,吉利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仅次于比亚迪。

桂生悦指出,从今年二月份开始,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依然非常猛烈,但吉利汽车的核心盈利能力还在持续提高。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其ROS从去年同期的2.7上升到今年一季度的4.8,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吉利汽车的综合能力,以及从去年开始持续进行深度整合所体现出的成效。

今年2月14日,极氪、吉利汽车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领克收购及注资事项,完成后领克51%权益归属极氪,49%权益归属吉利汽车,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合并后成立的极氪科技集团涵盖极氪与领克双品牌,实行“双品牌驱动”战略,整合研发、制造、供应链等中后台体系,并通过AI赋能提升协同效率。

合并之初,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便指出,领克与极氪合并后,生产降本目标要大于3%;研发优化目标要达到10-20%;管理增效目标也要达到10-20%。

从最新的财务数据来看,二者的整合已初见成效。2025年一季度,极氪科技集团实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5.13亿,扣除一季度未实现的外汇汇兑税后净收益后,极氪科技集团核心净利润实现盈亏平衡。

安聪慧补充到,综合毛利率方面,极氪科技集团一季度达到19.1%,其中极氪为21.2%,具备一个豪华品牌的财务表现,如果按照“一个吉利”香港会计准则,极氪已经实现了盈利。

桂生悦还特别说明到,为了让广大投资者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公司的核心盈利状况,特别更改了会计准则。“前段时间我们完成了领克并入极氪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实际上对0175带来了超过64个亿的非现金性收益,我们专门更改了会计准则,没有让领克并入极氪所带来的超过60多亿元的非现金收益体现在表观利润上。”

两个不足

尽管成绩斐然,吉利汽车也坦承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主要集中在出口增长乏力、新能源售后服务短板两个方面。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吉利汽车出口8.9万辆,虽同比增长2.2%,但却未跑赢行业增幅。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

创下史上最强一季度业绩的吉利,仍在加速整合

图源:吉利汽车

对此,桂生悦分析称,核心原因是海外市场变化比较快,吉利汽车对海外市场的调研方面不足,反应比较慢,同时公司资源对出口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大。

其指出,吉利汽车现在在海外销售的产品,和在国内销售的配置是一样的,但海外消费者对汽车配置的要求远没有中国消费者高,在这方面吉利没有做到非常及时的调整,而许多友商在海外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他们会根据海外市场情况来减少或调整车辆配置,这样就降低了成本和售价,这方面也造成了吉利在海外一些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的下降。

还有一点就是新能源大众化的出口种类也不够多。目前,极氪作为高端豪华产品,在海外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但新能源大众化的产品在海外的数量非常小,进入的市场也有限,例如新能源的大众化产品现在只有银河E5这一款车在销售,虽然在已销售的地区表现非常出色,但还没有开始大范围的销售。

淦家阅指出,一季度出口主要是东欧市场受到影响,如果除去东欧市场,吉利出口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拉美市场一季度同比增速达67%,亚太增长超80%,在其他的一些中亚国家增长比例均较高。

找到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出口,我们必须要合理地调整海外销售组织架构,在出口当中,我们不能光有单纯的销售人员,还要有产品研发人员,同时也要改变在海外各平台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起快速的反应机制,这样才可以及时地推出海外市场的适销产品。”桂生悦说到。

在具体战略部署上,淦家阅介绍到,吉利国际化布局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步是燃油车领域,围绕中国星系列、博系、帝豪系列以及缤系这四个系列形成聚焦打法,减少产品数量,增强爆款能力;第二步同步将新能源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特别是银河E5、星舰7、星愿以及后续产品,都将全面布局到东盟、中东以及拉美、南美等市场。

与此同时,吉利将重点打造以下中东、泛欧及东欧、拉美等几个大市场。在中东市场,吉利争取做到中国品牌第一位,要做到5万台以上的市场;在泛欧及东欧市场,仍然聚焦“一个领克”欧洲战略,全年目标是15万到20万不变,通过近期产品竞争力调整,该市场4月已经回到了8600台左右水平。

在拉美市场,吉利将通过经销商等合作伙伴资源快速推动新能源产品的销量增长,今年将把拉美市场打造成5万台以上的大市场。此外,吉利还将在亚太市场打造第二个10万级以上的区域。“5月以后,海外出口销量目标是回到3万台以上,并且未来每个月都将实现环比增长。”淦家阅说道。

另在新能源汽车产的营销和售后服务方面,桂生悦亦坦承吉利汽车还存在很多不足。“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态势非常复杂,无论是极氪、领克还是银河,在营销和售后服务方面都要认真地学习别人的长处,一定要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及时地作出改变,才能将新能源产品的品牌形象建立好,为整个吉利汽车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整合突围

展望2025年,吉利汽车管理层表示,尽管市场环境依然面临挑战,但公司对全年业绩充满信心,也会坚定不移地推动目标的最终实现。

单就新品发布来看,在2025年,吉利汽车集团将推出9 款全新新能源产品。其中,银河将有4款全新新能源产品上市,除了已经上市的星耀8,还有一款1款基于GEA架构打造的中型主流插混轿车。此外,四季度,吉利银河还将面对C端用户推出第五代可醇、可电、可油的超醇电混产品,轿车和SUV双车齐发。

而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分别新增3款及2款车型,其中4款是混动车型。在极氪方面,除了007 GT,后续还将有极氪9X、一款大型豪华SUV。而在领克方面,除了领克900,还有一款EM-P插混中大型轿车。这些产品的提出,无疑将进一步推动吉利销量和利润的提升。

在冲击全年销量之前,眼下关于吉利汽车将极氪私有化的问题早已引发各界关注。

创下史上最强一季度业绩的吉利,仍在加速整合

图源:吉利汽车

5月7日,吉利汽车突然宣布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在交易完成后,吉利控股集团将进行如下管理层调整。

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交易完成后,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另外,戴庆已于2025年3月29日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

同时,现任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此外,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计划披露之时,距离极氪上市尚不足1年时间。那么,为什么刚刚完成领克和极氪的合并,这么快又要进行吉利和极氪科技集团的合并?

对此,桂生悦强调说道:“时间不等人,因为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对于吉利汽车而言,市场已经不会给我们容错的空间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快速地解决问题,快速地通过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分析指出,从基本的逻辑来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这种现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吉利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取得胜利。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吉利在深度整合吉利和极氪集团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点,这使得合并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首先,是整合下的效率不高,并且沟通成本很高。整合虽然是内部事情,但吉利和极氪两家都是独立上市公司,这导致整合过程比较复杂,都必须通过各自上市公司董事会,甚至股东大会来批准。这样,原本瞄准提升效率的整合反而显得效率很低下,进展非常缓慢,两家公司彼此之间的沟通成本也非常高。

其次,是利益不一致的问题。两个独立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激励机制,这就存在了利益不一致的问题。这导致的结果是,虽然整合工作表面上可以完成,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当中,会出现不同的团队在各自的为自己的所在的公司争取利益倾斜的情况。这就使得整合的整体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发展,上面两方面的问题一定会显得越来越突出。而要想真正地完成整合,让整合带来真正的效果,就必须从根源上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彻底把吉利和极氨科技集团进行合并。”

参照极氪和领克的合并后的效益,此次合并完成之后,吉利高层预计效益将提升5%。“在研发效率以及管理效益以及营销的费用的这些效率上,吉利内部目标是要达到15%~20%左右的效果。研发可以每年形成数以10亿元的节省。”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说到。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