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驾评

路特斯Lucid Air:一款“与众不同”的电动车评测

2025-08-26 09:17

在路上行驶时,路特斯Lucid Air给人的感觉与其他任何车型都截然不同。这一点既是优势,也暗藏不足。一方面,Lucid Air是目前市场上驾驶体验最佳、能效最高的车型之一,单这两点就足以让它脱颖而出;但另一方面,它也并非完美无缺,仍存在一些独特的小问题。

路特斯Lucid Air:一款“与众不同”的电动车评测

路特斯于2021年开始交付Lucid Air,不过得益于软硬件的持续优化升级,这款车至今仍给人“新鲜感”。在为期一个长周末的Lucid Air Touring版试驾过程中,我为车辆安装了一次软件更新——此次更新新增了一项双手解放式驾驶辅助功能,而该功能属于售价6750美元的“DreamDrive Pro”选装包。我从事汽车评测已有十年,这还是我第一次在试驾期间成功安装如此重要的软件更新。

不过,相比双手解放的驾驶模式,我更偏爱手动驾驶,而Lucid Air的手动驾驶体验依旧堪称出色。它的行驶质感中带着几分经典宝马的影子:操控性极佳,且丝毫没有以牺牲行驶舒适性为代价。无论是“Smooth(舒适)”“Swift(敏捷)”还是“Sprint(运动)”这三种驾驶模式,车辆的悬架调校都做到了“硬软适中”——既有足够的支撑性,又能从容过滤路面颠簸,各项表现相得益彰。

今年早些时候,我有幸与多位路特斯的工程师交流,很明显他们都是真正的汽车爱好者。其实即便不与工程师沟通,单从驾驶Lucid Air的体验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不难看出,那些为Lucid Air动态性能打磨细节的工程师,本身就热爱驾驶。

Lucid Air Touring版定位为全系中端车型,但即便如此,它仍拥有惊人的620马力。诚然,这个数据仅约为Air Sapphire版的一半(!),但说实话,在现实驾驶场景中,这样的动力已经完全够用,甚至即便动力再低一些,日常使用也绰绰有余。即便动力有些过剩,它依旧能瞬间完成穿梭,不过路特斯在油门踏板的调校上值得肯定——踏板响应线性,不会过于灵敏,想要平稳驾驶也十分轻松。

路特斯Lucid Air:一款“与众不同”的电动车评测

优点:操控与舒适性俱佳、动力远超需求、能效表现惊艳 不过,有一点我希望Lucid Air能改进:它缺少“混合制动踏板”设计。目前,若想启用能回收能量的制动功能,唯一的方式就是开启“单踏板驾驶”模式。尽管这套单踏板系统的调校已经非常出色,但对于习惯用制动踏板减速的驾驶者来说,不应该让他们为了保持能效而被迫选择单踏板模式,或是牺牲能量回收效率。

“能效”是路特斯品牌的核心优势之一,而Lucid Air更是将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用“小能耗”实现“大表现”。在600英里(约966公里)的试驾中,我涵盖了高速、城市及乡村道路,其平均电耗约为4.0英里/千瓦时(约合16.8千瓦时/100公里)。这个数据已经相当出色,但如果不是全景玻璃车顶让阳光直射进座舱,导致我不得不开大空调制冷,它的能效表现还能更上一层楼。即便如此,该电耗水平仍能转化为约362英里(约582公里)的实际续航;虽然比美国环保署(EPA)预估的406英里(约653公里)略低,但考虑到这是一款兼具速度与豪华的车型,且在夏日长时间日照下座舱会持续吸热,这样的实际续航表现已然十分亮眼。

Lucid Air的空间利用率同样出色。它的车身尺寸与宝马5系或奔驰E级相近,但座舱空间却堪称“宽敞奢华”,前备箱(“前备箱”为电动车常见设计,用于存放物品)和后备箱的容积也十分可观。座舱设计也颇具科技感:仪表盘与车机系统集成在一块精致的曲面显示屏上,下方还设有一块独立触控屏,用于操控其他车辆功能与车机选项。值得一提的是,车辆保留了温度、风速和收音机音量的实体按键,操作便捷度很高。

车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尚可,但学习成本较高,部分功能的操作设计也略显复杂。例如,若想在显示屏上切换“续航里程”与“电池电量百分比”的显示,需要进入设置菜单层层查找——实际上,车辆本应默认同时显示这两项信息。此外,路特斯的“极简设计理念”还体现在:方向盘控制与后视镜调节功能也被整合到了下方的触控屏中,操作起来颇为繁琐。

缺点:做工存在瑕疵、系统偶发故障、车机操作复杂、无混合制动踏板 Lucid Air Touring版的起售价为8万美元,而我此次试驾的车型价格更是高达10万美元,但部分内饰材质的质感却与其定价不太匹配。例如,车内的亮面装饰件大多采用塑料材质;做工方面也存在局部瑕疵,部分饰板装配松动,行驶过程中还会出现零星的异响。车身外部的缝隙同样问题明显——不仅缝隙宽度较大,且各处缝隙的均匀度也参差不齐。

双手解放式驾驶辅助系统的表现也未能让我完全信服。该系统在大多数情况下运行稳定,但偶尔会出现“车道内左右偏移”的情况,这让我对它的车流应对能力产生了疑虑。不过客观来说,美国东北部的高速公路本身并非测试驾驶辅助系统的理想场景——这里的道路较窄、弯道较多,且交通流量常年较大。

Lucid Air给人的整体感觉,很符合“初创车企车型”的特质:相比传统车企的车型,它的设计更具个性,但做工瑕疵与软件故障也更为明显。即便如此,我还是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我能保持这种好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并未花费10万美元购买它;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款车的工程设计确实极具吸引力——它不仅是目前市场上驾驶体验最佳的豪华车型之一,其在“能效”层面的表现(无论是能耗效率还是空间利用率)也都堪称惊艳。

选择Lucid Air似乎需要一番“特殊的考量”。这款车的吸引力十分独特——它更适合那些看重精湛工程设计、巧妙创新理念与高效能表现的消费者。除了“财力不足以购买”这一点外,从很多方面来说,我都算是它的目标用户: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款适合日常通勤的豪华车型。但我也清楚,我这样的需求并非市场主流。

我的一位同样热爱汽车的朋友曾直言不讳地提出疑问:Lucid Air的吸引力是否过于“小众”?想要理解“为何这款车值这么多钱”“为何值得包容它的那些小瑕疵”,你需要对汽车抱有一种非常“特定”的热爱——只有真正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价值。

Lucid Air与市面上任何一款车都不同,这种不同,既有其过人之处,也有明显缺憾。

责任编辑:枯川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