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行业直面电动汽车电池过剩危机
盖世汽车讯 据日经新闻报道,根据一项预测,全球电动汽车(EV)电池工厂的建设速度已超过电动汽车的销售增速,而这一过剩风险在北美地区尤为突出。

图片来源:特斯拉
美国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产量预计将达到需求的约三倍。
AlixPartners高级副总裁Rohit Gujarathi表示,若北美地区所有规划中的工厂能在2030年前投产,该地区的电池产能将较当前水平增至四倍。未来几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生产领域恐将面临供应过剩局面。
福特汽车正与韩国合作伙伴SK On联合在美国肯塔基州建设一座耗资58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这座大型工厂已于今年8月份部分投产,目前雇佣约1,500名员工,计划到2030年将员工数量增至5,500人。不过,该工厂的全面投产日期尚未确定。
在电动汽车业务连续三年亏损后,福特正缩减电动汽车相关投资。福特汽车首席财务官Sherry House在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两年多以前,我们已将规划中的电池产能削减了35%。”
本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福特正考虑停止生产其旗舰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该款车型的电池正是由上述肯塔基州工厂生产。据悉,最终决定尚未作出,但任何减产举措都将对当地经济和就业构成威胁。
并非只有福特汽车在重新审视其电池计划。上个月,通用汽车宣布,将在其与韩国LG新能源合资的美国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电池工厂共裁减1,550名员工。通用汽车表示,此举是为应对“近期电动汽车普及速度放缓及监管环境变化”。
与此同时,日本松下控股(Panasonic Holdings)仍未确定其美国堪萨斯州电池工厂的全面投产时间——该工厂已于今年7月份启用。松下原本预计在2026财年末实现全面投产,但受其最大客户之一特斯拉的销量下滑影响,这一计划被迫搁置。
中国供应商占据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70%的份额。为与这一全球电动汽车领域的“巨头”竞争,美国前总统拜登曾推出税收激励政策,旨在提振需求并鼓励对美国本土供应链的投资。随后,美国本土及外国企业纷纷公布了资本支出计划。
然而,美国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低于车企预期。如今,特朗普政府已取消面向电动汽车购买者的税收减免,并计划撤销曾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助力的环保标准。
部分电池项目已宣告取消,例如T1能源公司(前身为Freyr Battery)就放弃了在美国佐治亚州建设工厂的计划。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份,美国正在推进的电池相关项目已超过1,000个。
欧洲已率先感受到削减电动汽车支持政策的影响。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大众汽车集团等车企的供应商——已申请破产。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