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8月智能座舱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
1-8月,中国汽车智能部件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本土化、集中化与高速迭代的特征愈发显著。在语音交互、座舱域控制器、HUD、AR-HUD及屏幕集成等核心领域,国产供应商凭借技术适配性、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及生态整合优势,已构建起主导性竞争地位。其中,科大讯飞以41.5%的市场份额领跑语音市场;德赛西威在座舱域控、中控屏集成、液晶仪表屏集成三大赛道稳居头部,华阳多媒体则在HUD与AR-HUD领域双双拿下第一,本土企业的赛道统治力持续凸显。
与此同时,AR-HUD作为智能座舱核心配置加速渗透,大屏集成技术不断升级,推动供应链从 “规模竞争” 向 “技术深水区” 迈进。整体市场在国产化替代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正朝着技术分层明确、生态深度融合、差异化创新突出的方向演进,头部供应商与新锐势力的多元博弈,进一步为行业注入智能升级动能。
座舱域控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
德赛西威,2025年1-8月装机量897176套,市场份额15.9%。
博世,2025年1-8月装机量527799套,市场份额9.3%。
亿咖通,2025年1-8月装机量389959套,市场份额6.9%。
车联天下,2025年1-8月装机量365910套,市场份额6.5%。
和硕、广达(特斯拉),2025年1-8月装机量363287套,市场份额6.4%。
镁佳科技,2025年1-8月装机量345580套,市场份额6.1%。
华为技术,2025年1-8月装机量312351套,市场份额5.5%。
蜂巢电子,2025年1-8月装机量304665套,市场份额5.4%。
华阳通用,2025年1-8月装机量304483套,市场份额5.4%。
哈曼,2025年1-8月装机量280698套,市场份额5.0%。
1-8月,座舱域控市场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国产供应商主场优势凸显。德赛西威凭借超89万套的装机量以及15.9%的市场份额持续占据榜首,头部阵营的领先地位愈发稳固;博世以9.3%的市场份额位居次席,与德赛西威共同组成第一梯队。亿咖通、车联天下、为特斯拉供货的和硕与广达等企业,市场份额处于6%-7%区间,构成第二梯队。华为技术与蜂巢电子、华阳通用的市场份额旗鼓相当,彰显出科技企业与传统Tier1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层面的竞争实力。与此同时,特斯拉供应链体系中的和硕、广达的入局,加上镁佳科技等国产新锐势力的崛起,折射出市场竞争维度的多元化格局。
从整体格局来看,在座舱域控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集成化与智能化需求加速释放的行业背景下,头部供应商依托规模效应与技术积淀领跑赛道,国产供应商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持续强化,传统国际Tier1与科技企业、新势力供应链玩家多方博弈,共同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迭代演进,市场呈现出集中度较高但竞争格局愈发多元丰富的特点。
座舱域控芯片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
高通,2025年1-8月装机量4278049套,市场份额74.1%。
超威半导体,2025年1-8月装机量369122套,市场份额6.4%。
华为技术,2025年1-8月装机量333219套,市场份额5.8%。
芯擎科技,2025年1-8 月装机量308796套,市场份额5.3%。
瑞萨电子,2025年1-8月装机量158479套,市场份额2.7%。
芯驰科技,2025年1-8月装机量103684套,市场份额1.8%。
联发科,2025年1-8月装机量69369套,市场份额1.2%。
三星半导体,2025年1-8月装机量62280套,市场份额1.1%。
德州仪器,2025年1-8月装机量46630套,市场份额0.8%。
英特尔,2025年1-8月装机量13003套,市场份额0.2%。
1-8月座舱域控芯片市场呈现 “一超强势领跑,国产芯片份额稳步提升” 的格局,高通以74.1%的市场份额和超427万颗的装机量,持续稳固其绝对领先地位,其技术与规模壁垒在短期内仍具不可替代性。国产芯片供应商表现亮眼,华为技术、芯擎科技、芯驰科技等企业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充分彰显国内芯片企业在车载域控领域的突破实力与成长潜力。
整体而言,高通的主导格局短期内虽难以颠覆,但国产芯片在装机量与技术迭代上的快速进阶,为车载域控芯片的国产化替代路径愈发清晰且空间广阔。未来,随着国产厂商竞争力的持续强化,市场竞争维度将更加丰富,行业也将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朝着更具创新活力的方向持续演进。
HUD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
华阳多媒体,2025年1-8月装机量541681套,市场份额22.1%。
电装,2025年1-8月装机量310660套,市场份额12.7%。
泽景电子,2025年1-8月装机量310259套,市场份额12.6%。
怡利电子,2025年1-8 月装机量230569套,市场份额9.4%。
未来黑科技,2025年1-8月装机量219666套,市场份额9.0%。
弗迪精工,2025年1-8月装机量181084套,市场份额7.4%。
华为技术,2025年1-8月装机量176011套,市场份额7.2%。
大陆集团,2025年1-8月装机量144015套,市场份额5.9%。
疆程技术,2025年1-8月装机量124043套,市场份额5.1%。
水晶光电,2025年1-8月装机量117171套,市场份额4.8%。
1-8月,车载HUD市场呈现 “头部领跑、多元竞逐” 的格局。并且,HUD市场正成为智能座舱新的增长引擎。华阳多媒体以22.1%的市场份额领跑,凭借超54万套的装机量巩固头部地位;电装、泽景电子紧随其后,市场份额差距微弱,头部阵营竞争尤为激烈,尚未形成绝对垄断格局。怡利电子、未来黑科技在9%左右的份额区间展开胶着竞争;弗迪精工、华为技术等国产厂商与大陆集团等传统Tier1同台竞技,折射出HUD赛道参与者的多元化属性。伴随车载显示领域差异化竞争的持续升级,HUD作为智能座舱的核心配置,供应商需在AR-HUD技术迭代、与主机厂的深度生态融合及规模化产能保障等维度持续实现突破。在此进程中,既有华阳多媒体等本土企业的主场优势加持,也有国际Tier1的技术积淀支撑,更有华为等科技企业的跨界赋能助力,多方力量协同发力,将推动HUD市场向更智能、更具竞争力的方向演进,为行业增长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AR-HUD 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
华阳多媒体,2025年1-8月装机量186484套,市场份额22.3%。
怡利电子,2025年1-8月装机量177071套,市场份额21.2%。
华为技术,2025年1-8月装机量176011套,市场份额21.0%。
水晶光电,2025年1-8月装机量117171套,市场份额14.0%。
弗迪精工,2025年1-8 月装机量50577 套,市场份额6.0%。
泽景电子,2025年1-8月装机量46920套,市场份额5.6%。
未来黑科技,2025年1-8月装机量26723套,市场份额3.2%。
经纬恒润,2025年1-8月装机量20947套,市场份额2.5%。
疆程技术,2025年1-8月装机量16963套,市场份额2.0%。
乐金电子,2025年1-8月装机量8480套,市场份额1.0%。
1-8月,AR-HUD市场中国产供应商表现突出,头部阵营竞争格局清晰且高度集中。华阳多媒体、怡利电子、华为技术位居前三,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超64%,头部集中效应尤为显著。国产企业在技术突破与量产落地方面持续发力,凭借供应链整合能力与创新实力,推动AR-HUD在乘用车领域加速渗透。与此同时,市场仍有多家参与者分层次竞争,中小供应商需聚焦细分应用场景或差异化技术路线(如光学方案迭代、交互体验升级)来寻求增长契机。整体而言,国产替代趋势愈发明确,技术量产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供应商的核心竞争要素,行业正处于加速普及与格局优化的关键发展阶段,国产力量在推动AR-HUD加速应用的进程中扮演着关键推动力量的角色。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