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涨644.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整车批售114.1万辆,同比增长38.7%;实现营业总收入1694亿元,同比增长16.2%;利润总额57.97亿元,同比增长1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4.9%。在销量持续回升、运营效率提升的带动下,公司第三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单季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181元,同比提升624%。

从前三季度累计表现来看,上汽集团整车批售319.3万辆,同比增长20.5%,终端零售337.8万辆,继续稳居行业前列。同期实现营业总收入4689.9亿元,同比增长9.0%;利润总额163.1亿元,同比增长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1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71.2亿元,同比增长578.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9.4亿元,同比增长70.9%。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706元,较去年同期提升17.3%,显示盈利质量与现金创造能力同步增强。
上汽集团表示,利润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销量回升、成本费用有效控制、运营效率提高以及资金管理优化。

得益于经营体系的改革与市场结构优化,上汽集团在自主品牌、新能源和海外市场三大板块均实现稳健增长。1-9月,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占公司整体销量比重达到64%,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其中,上汽乘用车公司销售59.6万辆,同比增长23.8%,国内市场销量实现翻倍增长。
在新能源领域,1-9月上汽集团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达108.3万辆,同比增长44.8%,其中9月份单月销售19万辆,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保持稳中有升,累计销量76.5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新能源车型在海外销售21.5万辆,同比增长69.7%。作为“汽车出海冠军品牌”,上汽MG在欧洲市场终端交付超过22万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汽集团持续投入并取得显著成果。上汽集团表示,公司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累计投入已超过1500亿元,拥有近2.6万项有效专利,覆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混动系统和智能车全栈技术方案,构筑了扎实的“技术底座”。
今年以来,半固态电池、“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数字底盘、DMH超级混动、恒星超级增程、“端到端”智驾大模型、“手车互联”智能座舱等多项创新成果加速量产上车,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产品层面,第三季度上汽集团旗下多款智能电动新车集中上市,市场反响热烈。新一代智己LS6搭载“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有效消除了用户对续航焦虑、补能不便及冬季衰减等痛点,上市27分钟锁单突破一万辆;全新MG4采用全球首款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及OPPO智行“手车互联”功能,单月交付强势破万;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尚界H5以智能、性能、续航、安全等综合优势满足用户多维需求;荣威M7 DMH引入“豆包深度思考”大模型,打造可交流、能思考的智能座舱;别克至境L7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打造,配备“真龙”增程系统,上市10天大定即突破1.2万辆。这些新车型的热销不仅推动销量增长,也彰显了上汽集团在智能电动化转型中的产品竞争力。
总体来看,2025年三季度上汽集团在改革深化与转型提速的关键阶段,已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与可持续增长潜力。在国内竞争加剧、产业转型深化的背景下,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占比持续扩大,新能源与智能化产品快速放量,海外市场稳步增长,技术创新不断兑现为产业成果,从而实现了销量、营收与利润的多维提升。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