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罗密欧放弃大型车研发计划
阿尔法·罗密欧的复兴进程并未按计划推进。尽管在乔治奥(Giorgio)平台上投入了10亿欧元,但朱丽叶(Giulia)和斯泰尔维奥(Stelvio)两款车型的表现始终未达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及 Stellantis 集团的预期。十年后,这两款车仍在产,并将持续销售至2027年。其继任车型已在研发中,但因最初计划未包含燃油发动机,研发进度比预期更慢。
为下一代朱丽叶和斯泰尔维奥搭载内燃机动力系统,只是阿尔法·罗密欧近期多项与早期战略相悖的决策之一。该品牌曾承诺在本十年末实现全面电动化,但目前这一目标已不再成立。同样,专为美国市场打造大型电动SUV的计划,似乎也已搁置。
阿尔法·罗密欧前首席执行官让-菲利普·安帕拉托(Jean-Philippe Imparato)曾表示,品牌将于2027年在北美推出一款大型电动SUV,以对标宝马X5。然而,现任负责人 Santo Ficili 却持不同观点。这位历史悠久的意大利汽车品牌负责人在接受《欧洲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 Europe)采访时表示:“大型车并非该品牌的领域。”
言外之意,从预告图中曝光的新一代斯泰尔维奥,似乎将成为阿尔法·罗密欧旗下尺寸最大的车型。该车将基于STLA大型平台打造,该平台可支持车身长度最长达201.8英寸(5.12米)的车型。尽管如此,结合 Ficili 的表态,该公司很可能不会充分利用该平台的最大潜力。不过,与现款斯泰尔维奥184.5英寸(4.68米)的车身长度相比,新一代SUV的尺寸预计仍会略有增加。
显然,阿尔法·罗密欧已不再以挑战德国品牌的高端产品为目标。但这未必是坏消息——与其同时将资源分散到过多项目中,不如先聚焦于精简产品线,待后续再逐步扩张。
借助 Stellantis 集团的平台与技术,阿尔法·罗密欧本可覆盖大多数细分市场的轿车及SUV研发。但该品牌不愿过度扩张资源,尤其是在当前面临困境的情况下。目前销量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并非只有朱丽叶和斯泰尔维奥。尺寸更小的托纳莱(Tonale)表现同样不佳,在推出改款车型前,该车型曾因需求疲软而短暂停产以调整产量,这绝非积极信号。
阿尔法·罗密欧是 Stellantis 集团旗下多个表现不佳的品牌之一。蓝旗亚(Lancia)的发展同样乏力,谛艾仕(DS Automobiles)的情况也类似。在大西洋彼岸,克莱斯勒(Chrysler)的处境更是今非昔比——目前该品牌仅剩一款车型,即已显老旧的大捷龙(Pacifica)/旅行者(Voyager)。
责任编辑:枯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