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业&企业

再给中国低空经济一点时间|琳机一动

2025-09-19 10:11 来源: 第一财经 作者: 黄琳

一场航展期间发生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器)坠机事件,让舆论将目光再次聚焦飞行汽车这一新兴产物。从诞生伊始,飞行汽车以兼具汽车和飞行器功能的特点,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不到5年时间里,已有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超5家造车企业将飞行汽车纳入战略规划中。

飞行汽车明显的优势在于突破地面交通拥堵的限制,实现高效的点对点出行,大幅缩短出行时间,但由于飞行汽车仍处于发展初期,因此这一产物的瓶颈也很明显,包括电池续航、安全性、自动驾驶能力等技术难题,产业大规模落地和产品应用等商业化问题,以及待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

笔者认为,飞行汽车具备汽车的基因与属性,这不仅仅体现在名字上,更是在发展曲线上的共生并行。

一方面车企借飞行汽车的新增长极提升资本市场预期与估值;另一方面,飞行汽车也能借助车企的资源快速发展,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比如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广汽高域副总经理郑家响就表示,飞行汽车约70%~80%的产业链、供应链及生产制造环节,可复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现有基础。

如何解决飞行汽车目前的高成本问题,依托汽车产业链是一大重要方式。据百人会相关团队调研,汽车产业链各环节均可与低空飞行器产业链深度衔接,比如车规级激光雷达的价格因智能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大幅下降,这一优势可向低空经济延伸;智能汽车算力需求攀升,所需的芯片、操作系统等与低空设备在技术方向上高度一致。

维新宇航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何威表示,依托汽车供应链,传统直升机的运营成本能降低85%、采购成本能降低60%,比如采购国内电机的价格仅15万元,远低于国外电机价格。

与之类似地,小鹏汇天在发展初期阶段也获得了小鹏汽车团队的支持,包括研发资金、技术人员、动力电池技术、供应链等等,以此快速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品牌知名度。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飞行汽车是未来战略方向,他认为,飞机市场的发展尚未做到足够规模,但在未来10~20年里,飞行汽车市场可能达到汽车市场营收的20%,预计规模达2万亿美元。

对于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落地,何小鹏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在跟小鹏汽车生态紧绑的情况下,飞行汽车年销1万辆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若没有汽车生态的加持,年销需达5万辆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他同时强调,若想将飞行汽车带入家庭中,安全、质量十分重要,且飞行汽车的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远高于汽车的相关要求。

而对于解决飞行汽车目前的技术瓶颈,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的技术则是重要的借鉴突破口。比如,动力电池方面,目前行业和资本市场尤为关注的固态电池,也是提升飞行汽车续航和安全性的重要研发方向。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向磊,基于现有的国家标准体系,飞行汽车围绕电池高低温适应性、充电循环寿命等共性指标开展相互认证,可以实现标准层面的车机共用。

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此前对笔者表示,小鹏汇天已与赛力斯集团就航空增程器进行初步接触,主要目的是解决飞行器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再如,自动驾驶层面,飞行汽车对于无人驾驶的需求也尤为看重,而这也正是汽车智能化前进的方向。赵德力表示:“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飞行汽车需要有人驾驶,再加上很强的智能驾驶能力,能够降低飞行器的驾驶难度。但我也相信以后的趋势,总有一天可以实现无人驾驶。”

笔者认为,新兴产物的发展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逐步趋向成熟稳定,难以一蹴而就。类比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前后发展初期,起火事件频频出现,这也反向促进了动力电池技术的提升。更积极地来看,本次eVTOL的坠机事件有利于行业进一步自律与反思,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产品。

在政策支持、多元化技术和生态入局的情况下,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规模化仍在向前向上稳步推进。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到204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可达到1.5万亿美元。四部委也明确,到2035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其中飞行汽车占比约三分之一,规模达1万亿元。

责任编辑:枯川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