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V新闻

小鹏市值,追平理想

2025-10-29 08:22 来源: 盖世汽车

10月28日,小鹏汽车港股市值超过理想汽车,成为国内上市新势力市值第一人。小鹏汽车收盘总市值约1658亿港元,略高于理想汽车的1647亿港元。

而在美股市场,双方市值同样胶着,美东时间10月27日收盘,理想汽车市值为230.79亿美元,略高于小鹏汽车的219.44亿美元。

虽然小鹏汽车港股市值仅比理想汽车高11亿港元,但却预示着“蔚小理”长期以来的市值格局再次发生变化。要知道,这是小鹏汽车自2020年上市当日以后,首次实现对理想市值的反超。

反观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蔚来汽车,其港股市值为1343亿港元,美股市值为158.76亿美元,已先后被理想与小鹏超越。

回想小鹏上市当天的市值:彼时蔚来第一,小鹏第二,理想第三,“蔚小理”的排序名副其实。而如今,新势力的市值竞争格局一变再变。

小鹏港股市值登顶

目前,共有四家新势力车企已成功上市,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和零跑。其中,零跑汽车市值尚未突破千亿港元,“蔚小理”三家车企市值都在千亿港元以上,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也更高,且波动较大。

小鹏市值,追平理想

早前,“蔚小理”三家车企中,小鹏是市值垫底的那位。作为最早登陆美股的国内新势力,蔚来曾是资本市场最看好的车企。2020年,其市值一度飙升至5000亿元,在国内上市车企中仅次于比亚迪,是新势力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经营亏损迟迟未能收窄,资本市场重新评估了蔚来的价值。其市值逐渐被后来者赶超。

反之理想则凭借增程式技术路线以及精准的家庭用户定位,自2022年起不仅率先实现盈利,交付量更是持续上涨,市值最高时达到3569亿港元。在2022年至2024年间,理想稳居新势力市值榜首,甚至曾多次出现“市值大于小鹏与蔚来之和”的局面。例如2023年,理想市值为2856亿元,超过蔚来(1265亿元)与小鹏(993亿元)之和。

进入2024年,理想市值为1888亿元,而蔚来、小鹏市值跌破千亿元。却未想,小鹏市值会在2025年登顶国内上市新势力。而理想因销量下滑,市值持续萎缩。蔚来因乐道品牌上市、全新ES系列调整定价,在销量上有所突破,重回千亿市值赛道,但增速不及小鹏。

小鹏市值,追平理想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数据显示,小鹏市值年内累计涨幅超过80%。这与其基本面改善有关,包括业绩上涨、亏损收窄、销量大幅增长等利好因素。

小鹏汽车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31.3万辆,同比增长218%,远超理想(-13.1%)和蔚来(34.8%)。

特别是小鹏G7、P7+、MONA M03等新车型上市后迅速打开市场,以智能化、亲民化和高性价比的组合,在10-25万元价格区间形成强竞争力,推动毛利率改善。比如,G7上市9分钟订单破万,Ultra版本占比超五成,成为小鹏销量快速增长、盈利改善的关键驱动力。

同时,小鹏海外渠道正在进入收获期。今年1-9月,其海外累计交付量达到3万辆,同比增长125%。

财务改善让资本市场重新评估小鹏的价值。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25%,毛利率为17.3%,同比提升约3个百分点。净亏损同比收窄至4.8亿元,盈利拐点逐渐显现。

此外,小鹏在辅助驾驶技术和产业协同方面的突破,也增强了市场信心。其自研图灵芯片和大模型“VLA+VLM”架构推动高阶辅助驾驶普及,下探至20万元以内市场。与大众集团在电子电气架构上的深化合作,更被视为中国车企与国际品牌协同创新的典范。资本市场普遍认为,小鹏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落地速度,正在让其重塑竞争地位。

浦银国际等多家机构相继重申“买入”评级,认为小鹏正进入“新产品强势周期”,并有望在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相比之下,理想汽车在2025年的表现略显承压。今年1-9月交付同比下降13.1%,新车型理想i8市场反馈平淡,主力L系列竞争优势减弱。盈利方面,理想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销量的反弹,以及盈利的增长,都要看i6市场的表现情况。

蔚来则因持续高投入导致亏损居高不下,虽有ES8和乐道品牌带来热度,但盈利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相较巅峰大幅缩水

尽管小鹏市值突破1600亿元,位居国内新势力首位,但与三年前的高峰相比,无论是小鹏、理想还是蔚来,都经历了大幅缩水。曾经蔚来5000亿、理想3500亿的高光时刻已远去,如今新势力整体市值回到理性区间。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宏观环境的变化。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信心不足,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美股与港股整体估值承压,汽车股尤其受影响。资本市场进入“投资寒冬”,高增长故事难再支撑高估值。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不再是唯一的风口,新兴领域如AI、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正在分流资本关注。宇树科技、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等概念的崛起,让投资者将部分资金转向“下一代制造业”。

宇树科技正在启动IPO进程。投资者网表示,宇树科技成功IPO后,有望成为近年来中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本土上市科技公司之一。据其创始人兼CEO王兴兴曾披露,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突破10亿元。

小鹏市值,追平理想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市值缩水,也与行业本身进入“成熟期”有关。过去几年,政策红利、补贴推动和“讲故事”的资本炒作让部分企业估值虚高,而随着竞争格局稳定、技术门槛提高,市场泡沫被逐渐挤出。

如今,头部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和供应链掌控力实现稳定增长,而中小车企被边缘化。资本市场的态度从“押赛道”转向“押龙头”,更加关注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质量。可以看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市值巅峰也都停留在2021年前后。

小鹏市值,追平理想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换言之,新能源汽车企业市值缩水是行业与资本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业内所言,“泡沫终究有被戳破的时候”。经历多轮优胜劣汰,投资者对车企的评估更加理性,市值逐步回归企业真实价值。

从蔚来领跑,到理想崛起,再到如今小鹏登顶,“蔚小理”的市值更迭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缩影。当前,三家车企的市值再度接近,“并驾齐驱”的格局似乎预示着:在没有终局的竞赛中,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彻底的落后者。

责任编辑:枯川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